吴蔚
1994年1月生,广东惠州人
2012年9月-2016年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学士学位
2016年9月-2019年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攻读硕士学位
2019年7月至今任教于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
2018 年获《雕塑》杂志“2017 年度原创雕塑奖”
2018 年获“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”年度特等大奖
2017 年获清华大学“韩美林奖学金”
2019 年参加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(上海)
2018 年参加华彩艺境“彩塑中国”全国雕塑作品展(北京)
2018 年参加“虹霓之约”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展(台湾)
2017 年参加中国西安数字雕塑作品展(西安)
(我是,你是?)(我是?你是。)
尺⼨:400cm x 104cm x100cm 材质:老挝大红酸枝、光敏树脂、板材、松木 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,使人们越来越需要这些“屏幕”,通过网络的虚拟性沟通,让人们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,对方极有可能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。通过屏幕展现的自己,到底是不是自己?你到底是谁?所有app上的消息和新闻,都是有这么一群人为你提供和筛选的,人看似主动而实则被动的接受“新鲜知识”,两旁的椅子暗示权利的主宰,隐喻着我们似乎都处在被控制的状态。
云·奔
尺⼨:160cm x 50cm x 45cm 材质:汉白玉 《云》系列有三件作品,分别诠释了云的不同状态,在作品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去赋予“云”情感,《云-奔》模拟奔跑的势态来与云的形态结合。《云-拥》模拟了相互拥抱的状态,从原始、完整的云的形态中分离出两个形态。《云-行》是模拟了人自由行走的趋势,以较为舒展的姿态进行云形态的创作。 希望在雕塑造型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已经,运用正形与负空间形态转化,表现出云有正负,云有阴阳的辩证关系。表达“阴阳和合”的艺术观点,同时也体现着中国阴阳观念的哲学思维。“阴阳和合”中的“阴阳”是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及其内涵的两种力量,“合”义为“阴阳相接”,即阴阳汇合。汇合的前提是“和”,核心是阴阳协调、阴阳交融。因此,在创作中以正形形体暗示阳,以负空间暗示阴,正负结合彰显阴阳合和。云的凹面中依然是凹面,负中有负,强化了负空间的作用和效果。
云·拥
尺⼨:150cmx40cmx45cm 材质:汉白玉 《云》系列有三件作品,分别诠释了云的不同状态,在作品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去赋予“云”情感,《云-奔》模拟奔跑的势态来与云的形态结合。《云-拥》模拟了相互拥抱的状态,从原始、完整的云的形态中分离出两个形态。《云-行》是模拟了人自由行走的趋势,以较为舒展的姿态进行云形态的创作。 希望在雕塑造型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已经,运用正形与负空间形态转化,表现出云有正负,云有阴阳的辩证关系。表达“阴阳和合”的艺术观点,同时也体现着中国阴阳观念的哲学思维。“阴阳和合”中的“阴阳”是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及其内涵的两种力量,“合”义为“阴阳相接”,即阴阳汇合。汇合的前提是“和”,核心是阴阳协调、阴阳交融。因此,在创作中以正形形体暗示阳,以负空间暗示阴,正负结合彰显阴阳合和。云的凹面中依然是凹面,负中有负,强化了负空间的作用和效果。
云·行
尺⼨:260cmx40cmx45cm 材质:玻璃钢 《云》系列有三件作品,分别诠释了云的不同状态,在作品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去赋予“云”情感,《云-奔》模拟奔跑的势态来与云的形态结合。《云-拥》模拟了相互拥抱的状态,从原始、完整的云的形态中分离出两个形态。《云-行》是模拟了人自由行走的趋势,以较为舒展的姿态进行云形态的创作。 希望在雕塑造型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与已经,运用正形与负空间形态转化,表现出云有正负,云有阴阳的辩证关系。表达“阴阳和合”的艺术观点,同时也体现着中国阴阳观念的哲学思维。“阴阳和合”中的“阴阳”是天地间的阴阳二气及其内涵的两种力量,“合”义为“阴阳相接”,即阴阳汇合。汇合的前提是“和”,核心是阴阳协调、阴阳交融。因此,在创作中以正形形体暗示阳,以负空间暗示阴,正负结合彰显阴阳合和。云的凹面中依然是凹面,负中有负,强化了负空间的作用和效果。